服務足跡

2015-06-09

關心陪伴,找回正向的親子關係

當社工開始深入服務這個家庭之後,發現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只是倫倫和媽媽一起面對的諸多挑戰和困境之一。

 

倫倫在小學二年級時被診斷患有過動症,在學校總是問題不斷,讓師長頭痛不已。倫倫的媽媽因童年時也沒有過被父母好好照顧的經驗,缺乏對於親職的認識,加上身旁沒有親友可以協助,以至於倫倫媽媽在擔任母親的路上,一直是跌跌撞撞地獨自摸索,面對孩子犯錯,束手無策的倫倫媽媽,常以不提供餐食的極端方式來處罰孩子。

 

兒盟社工開始關心這個家以後,看見的不只是需要改善的生活環境品質和提升媽媽的親職能力,社工更看見媽媽的困難,其實來自於缺乏一個可以固定陪著她討論,提供育兒經驗和家務整理方法的角色。

 

於是,社工引進了家務指導員,透過一週一次的陪伴以及指導媽媽,讓媽媽學習整理家務的技巧,也學習適當的管教方式,更重要的是,對媽媽而言,開始有人把她當作一個人,而不只是一位母親,讓她可以傾吐自己的煩憂。

 

家務指導員的陪伴,讓倫倫媽媽的心情逐漸開闊,床底和地板的垃圾也逐漸在減少,雖然媽媽還是捨不得把撿來的十幾隻小狗送養,但在家務指導員的建議下,倫倫媽媽學會訓練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倫倫回家時再也不用擔心會不小心踏到排泄物,屋子裡的空氣清新了許多。

 

有些弱勢家庭照顧者的童年,也缺乏被好好照顧的經驗,若生活中又缺乏其他正向的親職示範,在成為父母親後,面對教養難題時,會出現不知所措、或是重蹈原生父母覆轍的困難。適時運用家務指導員到宅進行教導與示範,提供父母一個學習與支持的資源,可以讓弱勢家庭的孩子獲得穩定、適當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