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足跡

2016-04-28

看見生命不同的可能

遭遇困難時,主動向信任的對象求助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但對於一個隻身來到台灣,無任何親友在身旁,在遭遇人生重大事件時,又難以得到台灣親友援助的新住民來說,卻不見有合適的人際網絡資源可以協助。


小真嫁來台灣10年了,先生是個貼心且負責的人,兩人感情非常甜蜜。但命運弄人,先生因病過世後,親戚們非但沒有過問小真和還在就讀國小的孩子未來生活怎麼辦,反而懷疑小真會不會把先生留下來的房子一夕之間偷偷賣掉而捲款跑走。同時對面先生過世的失落與親戚的不友善對待,小真頓時對人性失去任信,不願意與人互動與進食,只希望也能隨先生離開這世界。


初步與小真接觸時,小真完全不願意接聽社工的電話,社工只能硬著頭皮到小真家按門鈴,希望得到和小真互動的機會,經過幾次的努力,小真終於願意和社工聊聊,雖然在社工面前,小真只是默默落淚,話並不多。社工發現小真難以入眠且無意願進食已經維持一段不短的時間,且情緒明顯起伏過大,但小真害怕到大醫院就醫,原因是會連結起先生過世的傷悲,但隨著小真對社工的信任增加,小真終於同意在社工陪同下至身心科診所就醫,且相當穩定配合服藥,精神與情緒狀態越來越趨穩定,願意帶孩子參加我們舉辦的親子活動,努力嘗試恢復一般的人際互動。


前幾天,我收到小真媽媽的感謝卡片,卡片開頭寫著:「劉小姐,謝謝妳願意成為我在台灣的家人,你在我的心目中不只是個社工,也是個很勇敢的女生,願意陪伴很辛苦的人…」。讀完卡片,我的眼眶微濕,我想跟小真媽媽說的是:「真正勇敢的人其實是你,感謝你願意讓我陪伴你走過這一路的不容易」。

 

從事高風險家庭預防性服務雖然得面對不小的工作壓力,但可以陪伴服務對象一同走過低潮、渡過風暴,去看到生命不同的可能,經歷挫折而更加的堅韌,是做為社工很有意義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