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足跡
2023-04-12
親子共好,生活才能更好
「只要龍龍好,我怎樣都無所謂」這是我剛接觸龍龍媽時,她對我說的話。
龍龍今年四歲,評估為重度自閉症,語言、認知及動作發展皆明顯落後;龍龍媽積極帶著龍龍治療,生活在幼兒園、早療及居家復健中打轉,日復一日。
服務一年裡我看見龍龍很多的可能性,看著他學會如廁、獨立完成拼圖、願意嘗試陌生的食物,曾被評估無語言能力的他,也在最近發展出更多的音調和單詞,甚至也學會使用圖卡和世界溝通。然而,我更感動的是龍龍媽在背後付出的一切努力,單是喝水,媽媽就嘗試了近十種不同材質的水杯;為了對抗口腔敏感,媽媽經常到自助餐店購買幾十塊的菜色讓龍龍把玩,藉此達到食物減敏的效果,自己則捨不得浪費,肚子餓時便將孩子玩膩的青菜撿起來配泡麵果腹。
身為時常扮演督促家長盡照顧責任的社工,在每次關心龍龍一家的時候,我反而變成剎車系統:當龍龍媽急著追趕治療行程,以讓龍龍盡快追上其他小孩的進度時,我邀請媽媽坐下來,整理剔除重複的療程,讓自己和龍龍有適當的喘息空間;當媽媽沮喪地說好似努力永遠得不到回報時,我則細數龍龍的差異與進步,肯定媽媽做的每一項努力,進一步和媽媽討論未來對於孩子的期待與規劃,建構出可行的生活藍圖。我希望媽媽知道,即便是有著不一樣特質的孩子,也能在他的人生中變成閃耀的星星。
今年,龍龍從普通幼兒園轉到特教幼兒園就讀,之前對於孩子被視為特殊兒感到挫折的媽媽,主動向我談起龍龍轉學這件事。媽媽用閃閃發亮的眼神跟我說,孩子現在更能夠學會如何遵循團體規範,也更願意與他人社交。媽媽因此放下擔憂。現在,不需忙著接送早療,突然空出了許多時間,我請媽媽將這些珍貴的空間保留給自己,畢竟,媽媽和孩子一樣重要,兩個人都要一起好好的。共好,生活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