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足跡
2025-03-12
爸爸,不要忘記我......
「爸爸......我是阿度啊......你忘記我了嗎?」
阿度的爸爸在80歲時迎來阿度這個新生命,雖然滿心幸福,照顧上卻早已力不從心;如今邁入90歲,不只無法外出工作,還確診失智症,身體和精神狀態每況愈下。
阿度看著密布在爸爸臉上的皺紋、不受控制的身體、和日漸茫然的表情,好像能從他迷離目光中瞥見生命的盡頭。媽媽獨自扛起家計,時常加班到半夜,所以每天下課回家,阿度第一件事就是忙著準備爸爸的晚餐、帶他上廁所,處理爸爸的所有需求。
「你是誰?別碰我!」然而爸爸的質問卻成為日常,也成為阿度每天獨自承受的心碎。
你看見爸媽的需求 但誰來看見你的?
每次回診,因為媽媽新住民的身分,對診斷和醫囑理解有限,阿度便成為陪伴爸爸就醫的重要角色。即使這意味著放棄和同學玩樂、參加社團的時間;即使媽媽為了撐起家中經濟,忙到無暇陪伴爸爸和阿度;即使爸爸失智的狀況,讓他常常誤解、甚至和阿度產生衝突,13歲的阿度卻從未動搖「他是我爸爸,照顧他就是唯一重要的事」的堅定信念。
但爸爸的狀況並未好轉,有時走失、有時因懷疑阿度和媽媽偷東西而動手,最終被送到了養護機構。總是守在爸爸床邊的阿度,日夜擔憂他一個人會孤單,每天回家對著空蕩的房間呢喃:「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在這個充斥著寂寥與無奈的家,爸爸有爸爸的需求,媽媽有媽媽的壓力,那誰來看見阿度的需求和壓力?
「我想快點長大 帶爸爸回家」
於是,兒盟走進了阿度的家,也走進了他最無助的時刻,試圖捧住那顆外表堅硬、內裡早已破碎的心。社工總會在阿度因為爸爸的舉動和話語受傷時,和阿度聊起他的情緒、聊聊他的興趣和願望、聊聊天馬行空的未來,希望他的世界不再只圍繞著爸爸,腦中也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圖像。經濟上,兒盟補助減輕了媽媽的部分負擔,也為阿度的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氣息,讓社工一點一滴地滲入了阿度的生命中,成為填滿孩子破裂細縫的那道光。
爸爸進入養護機構後,身體狀況趨於穩定,這家人帶著社會善心凝聚的力量,正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往下走。
最後一次家訪時,阿度對社工說,就算爸爸在身邊,一家人可能會有更多衝突,「我還是希望自己長大得再快一點,在爸爸永遠離開我之前,帶他回家。」